《鲁国之法》原文赏析

  • guó
    zhī
  • [
    xiān
    qín
    ]
    weí
  • guó
    zhī
    rén
    weí
    chén
    qiè
    zhū
    hóu
    yǒu
    néng
    shú
    zhī
    zhě
    jīn
  • gòng
    shú
    rén
    zhū
    hóu
    lái
    ér
    ràng
    jīn
  • yuē
    shī
    zhī
  • shèng
    rén
    zhī
    shì
    fēng
    ér
    jiào
    dǎo
    shī
    bǎi
    xìng
    feī
    shì
    zhī
    xíng
  • jīn
    guó
    zhě
    guǎ
    ér
    pín
    zhě
    duō
    jīn
    sǔn
    xíng
    jīn
    shú
    rén
  • zhěng
    zhě
    rén
    bài
    zhī
    niú
    shòu
    zhī
  • yuē
    rén
    zhěng
    zhě

原文: 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
孔子曰:“赐失之矣。
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
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
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鲁国的)国库中报销赎金。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端木赐)在诸侯国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到鲁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说:“赐(子贡的名)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

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的人了。”

注释:
为臣妾:做奴隶。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称臣,女称妾。
府:指国库。
子贡:名赐,孔子的学生。
赐:子贡的名。
子路:孔子的学生。 《鲁国之法》译文及注释详情»

先秦诗人吕不韦的照片
吕不韦

吕不韦生于前292年,出生地为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他是一个著名的商人、政治家和思想家,被任命为秦国丞相。他主持编纂了《吕氏春秋》(又名《吕览》),这本书汇集了先秦各派学说,被称为“杂家”。

《吕氏春秋》完成后,吕不韦将其悬挂在国门上,并声称能够改动其中的一字者将获得千金的奖励。这就是所谓的“一字千金”。

然而,后来吕不韦因与嫪毐集团叛乱事件有关,被免除了相邦职务,并被迫离开秦国,居住在河南的封地。不久之后,秦王政复命让他和家人迁往蜀地。吕不韦担心自己会被诛杀,于是选择了饮鸩自尽。

吕不韦的生平经历包括他的出生、成为商人和政治家、主持编纂《吕氏春秋》、被免除职务、迁居河南封地以及最终选择自杀。

猜您喜欢

花王馆偶作① 其五

清代 黄人

文坛三兆久韬戈,攘臂重攀甲乙科。
几度秋风仍故我,一场春梦渐成婆。
无双才气随金尽,有限精神受墨磨。
韩衮颜标名籍籍,谁抛血泪吊方罗。

奔走倦甚席地卧彻晓 其一

清代 黄人

解衣踞坐汗淋浪,使酒徵歌为底忙。
尘土全非真面目,冰泉无奈热心肠。
地经日色常如炙,树有风声不觉凉。
莫怪纷纷牛喘月,馀炎我尚畏灯光。

奔走倦甚席地卧彻晓 其二

清代 黄人

簟波泼地梦都清,劳我神魂息我形。
埋锸青山他日事,解装逆旅此时情。
蚊知大赉欢声动,蝉劝联诗作意鸣。
独卧坦然伸两足,不教太史受虚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