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湿翠黏衫,凉红晕烛,秋在画帘疏处。
病怀已是怕黄昏,更禁他、这宵风雨。
西窗人去。
冷落了、梧桐一树。
正萧萧、向残更诉我,恁时情绪。
愁无语,闲画炉香,写就怀人句。
高城只在雁声中,又溟溟、黑云遮住。
思君何许,记十里、芦花江路。
泥秋衾、待把梦儿重作。
周星誉(1826—1884)是浙江山阴人,原籍河南祥符,字畇叔,一字叔云。他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考中进士,后来改为庶吉士。他的官职经历包括江南道监察御史、礼部给事中,最后升至两广盐运使兼署广东按察使。
在担任御史期间,周星誉曾经劾奏王有龄和何桂清,展现了直言不讳的声音。在中法战争期间,他积极筹集兵员和资金,以支援刘永福。除了政治活动,周星誉还擅长诗词创作,并且创办了一个名为“益社”的文学团体,吸引了许多名流云集。此外,他还擅长绘画折枝花卉。
周星誉的著作包括《沤堂诗词日记》和《传忠堂古文》。这些作品记录了他的诗词创作和古文著作,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学术造诣。
周星誉于1884年去世,享年58岁。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丰富多彩的政治和文化遗产。
孤影伴愁,短歌送节,举目天涯愁满。
秦关尘涨楚江昏,吊湘累、芷兰哀怨。
归帆似箭。
更谁管、潮痕暗换。
殢乡关,问晓风残月,凭谁能劝。
连村晚。
浴鹭春波,一水匀寒暖。
时新眉样费商量,话西窗、青灯黄卷。
风尘阅遍。
享家帚、千金同玩。
合我成三,月照琴楼酒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