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小颦翠敛。
慵对晚镜,深闭秋馆。
黄菊篱短,与花比瘦,西风动罗幔。
杏笺写满。
香茗俊句,都似明远。
羁思悽婉。
记曾叠骑,桑乾水平岸。
古锦袭诗本,强为萧郎拈绣线。
不似向时朝霞生酒面。
待蕙草中庭,尽茁花箭。
曲房重见。
又酌酒弹棋,玉局猧乱。
对明窗、青编重展。
樊增祥(1846—1931)是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他出生于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樊增祥是光绪进士,曾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等职务。
辛亥革命爆发后,樊增祥避居上海。袁世凯执政时,他担任官参政院参政一职。樊增祥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是同光派的重要诗人。他的诗作艳俗,因此被称为“樊美人”。此外,樊增祥还擅长写骈文。他在去世后留下了三万余首遗诗,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成为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他的作品被收录在《樊山全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