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客行清溪上,爱此溪中水。
时有溪上人,心期亦如此。
溪水东流清复深,扁舟几宿到云林。
垂萝飞鸟引行步,野鸟闲云知我心。
君家住处如盘谷,四面青山霁人目。
五月帘栊鸟外闲,千年松桂霜中绿。
溪南溪北几人家,种田牧豕仍桑麻。
蓬莱仙洞只药草,武陵流水空桃花。
曲堂置酒留清曙,落雪飞花满行路。
黄石山中辟谷时,呼??洞里看梅处。
日暮寒风吹转蓬,暂时相见未从容。
待予谢却龙池客,他日来从兔苑农。
王恭(1343-?),字安仲,出生于长乐沙堤,家境贫寒。年少时游历江湖,中年后隐居七岩山,过了二十多年的樵夫生活,自称“皆山樵者”。他擅长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文士一起创作,名声很高。诗人王曾为他写了《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已经六十岁的王恭因为儒士的推荐被任命为翰林待诏,负责修订《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参加了高级考试,获得了高第的成绩,被授予翰林典籍的职位。不久之后,他辞去官职回到了故乡。王恭的诗才出众,思维敏捷,一挥而就,他的诗风多以凄婉的情感表达为主,隐喻深刻。他是闽中地区的十大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以及《风台清啸》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