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寺四绝 其四》原文赏析

  • jìng
    huì
    jué
  • [
    yuán
    dài
    ]
    xiān
    shū
  • xué
    dào
    dāng
    zhī
    suǐ
    shèng
    mén
    ào
    yào
    tàn
    kuī
  • shí
    nián
    lái
    wǎng
    lín
    píng
    dào
    zhēng
    xìn
    shān
    zhōng
    yǒu

原文: 学道当知髓与皮,圣门壶奥要探窥。
十年来往临平道,争信山中有许奇。



元代诗人鲜于枢的照片
鲜于枢

鲜于枢(1246-1302)是元代著名书法家,字伯机。他晚年营室名为“困学之斋”,自号困学山民,又号寄直老人。他的祖籍是金代德兴府(今张家口涿鹿县),出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他是汉族,有一种说法是他是大都(今北京)人,另一种说法是他是渔阳(今北京蓟县)人。他先后寓居扬州和杭州。

大德六年(1302年),鲜于枢担任太常典薄。在元世祖至元年间,他凭借才华被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后来改任浙东省都事,晚年担任太常典簿。他热爱诗歌和古董,文名在当时很显赫,尤其在书法方面成就最为突出。明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将他列为“词林英杰”之一百五十人。他的传记收录在《新元史》中。

猜您喜欢

净慧寺四绝 其三

元代 鲜于枢

坏壁苍苍上绿苔,笼纱无复护尘埃。
只应枉驾游山客,总为坡仙宝墨来。

过钓台

元代 鲜于枢

霜发孤舟客,风帆七里滩。
渔家江树晚,雁影水云寒。
乡近人情好,年丰老虑宽。
归舟真误矣,何事著儒冠。

次韵仇仁父晚秋杂兴三首 其一

元代 鲜于枢

薄宦长为客,虚名不救贫。
又看新过雁,仍是未归人。
茅屋寒谁补,柴车晚自巾。
清云有知己,潦倒若为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