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桑绿黄鹂翳,春簧叶底,好音时度。
户闭烟塘,对清阴送日,离群难赋。
锦笺纵有,暗飘尽、年华风雨。
都拚与、镜里流尘自转,欢期何许。
草色危亭又暮。
尽闲愁、未关游误。
想人世、更谁非寓客,谁是吾土。
便把去来细念,算只有、情如故。
看看又惹相思,到门鸥鹭。
陈洵(1871—1942),字述叔,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他在年少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思和聪慧,尤其擅长填词。光绪年间,他曾被补授南海县学生员的职位。然而,他后来离开家乡,客游江西十余年,生活艰苦,困顿不堪。
回到广州后,陈洵成为一名童子师,在广州西关设立了一所学馆,以填词为生计,但生活仍然贫困。辛亥革命后,受到新潮流思潮的影响,陈洵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同年,他加入了广州的南国诗社。晚年,他成为广州中山大学的教授。
陈洵的一生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苦,但他的才华和智慧使他在填词和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的加入南国诗社和成为中山大学教授,也显示了他对文化和教育的热爱和贡献。陈洵于1942年去世,结束了他辛勤而充实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