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君不见嵇康性懒好奇癖,头面不洗动经夕。
忽然锻灶学养生,思向瀛洲煮白石。
神仙怪诞亦何为,吊古山阳馀故宅。
怜君两度值沧桑,十载海天滞魂魄。
当涂典午事须臾,天教险巇增阅历。
近者诛茅卜仙郊,一卷农书手不释。
兴酣直欲无古人,美酒一斗诗盈百。
绝交拟致山公书,甘贫未肯呼将伯。
明朝约我相过从,草堂为君生颜色。
赖绍尧(1871~1917)是台湾彰化人,字悔之。在日本领台后,他曾担任大庄(今彰化县大村乡)区长,因在地方上表现出色而受到广泛赞誉。
赖绍尧与雾峰著名诗人林痴仙和林幼春叔侄之间有着亲密的交情。早在明治卅四年(1901)左右,他们三人以「栎社」为名,共同组织了一个诗社,一起吟诗创作。
明治卅九年(1906),栎社正式组织化,苑里文人蔡启运因年长而担任该社的领导地位。然而,蔡启运于明治四十三年(1911)去世后,栎社于次年(1912)改变了社则,设立了一个社长和六个理事的职位。赖绍尧被推选为首任社长,并一直担任该职位,直到大正六年(1917)去世。随后,傅锡祺接任社长一职。
赖绍尧的生平事迹主要集中在他在台湾彰化地区的政治和文学活动上。他在地方上的表现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扬,而他与林痴仙和林幼春的交情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支持和灵感。他在栎社的领导下,为台湾的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他的生命在大正六年(1917)结束,留下了一段短暂而辉煌的历史。
男儿生不能裹尸马革事穷边,立功万里勒燕然。
又不能隐形服气归神仙,白日尸解升青天。
当学漆园傲吏委形骸,下饲蝼蚁上乌鸢。
不尔亦当将身化猿鹤,日与虫沙相周旋。
人生世上疣赘耳,溃痈决后均茫然。
达人方寸喻此理,一视死生无流连。
叹彼仆仆堪舆者,槁项黄馘真可怜。
吾友颂臣更豪放,未死先为埋骨圹。
科山山下筑生坟,前祖后妻相依傍。
坟成鸡黍邀故人,走也未往神先送。
万⑴里驰词拟赠君,未敢长歌将哭当。
曾闻孔圣言,死骨当速朽。
肉体非黄金,不坏亦何有。
又闻宗教家,灵魂乃为宝。
身⑵壳本六尘,火之无不可。
先生儒学探天机,旁通禅理兼能诗。
馀事间及青乌术,葬经岂受古人欺。
或疑身后经营计太早,不过平时妄塞悲。
数首生挽渊明诔,一篇生祭楚人辞。
他年路过科山麓,我欲招魂一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