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波乐 其四》原文赏析

  • huí
  • [
    táng
    dài
    ]
    wáng
    fàn
    zhì
  • dàn
    lìng
    dàn
    tān
    dàn
    chén
    jiào
    zuò
    bān
    ruò
    shuǐ
  • zuì
    shí
    ān
    mián
    dào
    shuí
    néng
    xiàng
    tíng
  • biàn
    chéng
    gān
    lòu
    jiě
    tuō
    gēng
  • wàn
    guī
    xiāng
    ān
    rán
    zuò

原文: 但令但贪但呼,波(陈校作「般」)若法水不枯。
醉时安眠大道,谁能向我停居。
八苦变成甘露,解脱更欲何须。
万法归依一相,安然独坐四衢。


相关标签:回波乐

王梵志

根据提供的内容,整理补充如下:

王梵志是卫州黎阳人,约在唐初数十年间在世。他在幼年时家境富裕,受到良好的教育,热爱读书和写诗。他曾经有妻子和孩子。

然而,中年后,王梵志的家业遭受失败,导致他的经济状况急剧下滑。因此,他决定皈依佛教,寻求心灵的安慰和指引。他的晚年生活十分贫困,但他依然坚持信仰,并且在佛教的教义中找到了慰藉。

王梵志享年逾七十岁,他喜欢用诗歌来宣扬佛教的理念,劝诫世人。他的诗歌作品常常使用村言俚语,因此在唐代的民间流传颇广。他的诗集也被保存下来。

总结:王梵志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出生于卫州黎阳,约在唐初数十年间在世。他在年轻时家境富裕,但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依佛教。他晚年生活贫困,但依然坚持信仰,并用诗歌宣扬佛教的理念。他的诗歌作品使用村言俚语,广泛传播于唐代的民间。

猜您喜欢

回波乐 其五

唐代 王梵志

凡夫有喜有虑,少乐终日怀愁。
一朝不报明冥,常作千岁遮头。
财色□(陈补「只」字)缘不足,尽夜迁掮规求。
如水流向东海,不知何时可休?

回波乐 其六

唐代 王梵志

不语谛观如来,逍遥独脱尘埃。
合眼任心树下,跏趺端坐花台。
不惧前后二际,岂著水火三灾。
只劝⑴遣荣静坐,莫恋妻子钱财。
称体宝衣三事,等(任录作「葬」)身锡杖一枚。
常持智慧刀剑,逢者眼目即开。

回波乐 其七

唐代 王梵志

法性本来常存,茫茫无有边畔。
安身取舍之中,被他二境回换。
敛念定(任录作「之」)想坐禅,摄意安心觉观。
木人机关(任录作「挟开」)修道,何时可到彼岸?
忽悟诸法体空,欲似热病得汗。
无智人前莫说,打破君头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