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波乐 其十四》原文赏析

  • huí
    shí
  • [
    táng
    dài
    ]
    wáng
    fàn
    zhì
  • qiān
    jīn
    shēn
    cóng
    lái
    zuì
  • jiàn
    shàn
    kěn
    weí
    zhí
    è
    biàn
    便
    dāng
  • shà
    zhū
    qǐng
    ēn
    níng
    zhī
    sǔn
  • suǒ
    yǒu
    pín
    liáng
    tián
    chén
    jiào
    zuò
    yóu
    xiān

原文: 可惜千金身,从来不惧罪。
见善不肯为,值恶便当憙。
煞猪请恩福,宁知自损己?
所以有贫富,良田(陈校作「由」)先业起。


相关标签:回波乐

王梵志

根据提供的内容,整理补充如下:

王梵志是卫州黎阳人,约在唐初数十年间在世。他在幼年时家境富裕,受到良好的教育,热爱读书和写诗。他曾经有妻子和孩子。

然而,中年后,王梵志的家业遭受失败,导致他的经济状况急剧下滑。因此,他决定皈依佛教,寻求心灵的安慰和指引。他的晚年生活十分贫困,但他依然坚持信仰,并且在佛教的教义中找到了慰藉。

王梵志享年逾七十岁,他喜欢用诗歌来宣扬佛教的理念,劝诫世人。他的诗歌作品常常使用村言俚语,因此在唐代的民间流传颇广。他的诗集也被保存下来。

总结:王梵志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出生于卫州黎阳,约在唐初数十年间在世。他在年轻时家境富裕,但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依佛教。他晚年生活贫困,但依然坚持信仰,并用诗歌宣扬佛教的理念。他的诗歌作品使用村言俚语,广泛传播于唐代的民间。

猜您喜欢

回波乐 其十五

唐代 王梵志

梦游万里自然,觉罢百事忧煎。
欲见神身分别,思此即在眼前。
圣人无梦无想,达士无我无缘。
且寄身为庵屋,就里养出神仙。

回波乐 其十六

唐代 王梵志

多缘饶烦恼,省事得心安(项乙作「安心」)。
若能绝妄想,果成坚固林。
舍邪归六趣,毕竟去贪嗔。
无尘复无垢,何虑不成真。

回波乐 其三十一

唐代 王梵志

你今意况大聪,不语修道有功。
亦无二边不著,亦复不住太空。
众生不解执有,只为心里不通。
迷人已南作北,又亦不辨西东。
念个痴人学道,终日竟夜匆匆。
只都(项校「睹」)小儿无智,何异世谛盲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