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草树荒凉门半开,管祠人去不曾来。
漫装舒国簪貂坐,何似钟山策蹇回。
后世诗名高北斗,向时国论冷残灰。
近儒作记存东庑,一丈寒碑立翠苔。
徐宝之,字鼎夫,号西麓,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生于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
徐宝之在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中被提及,他参加了预解试。预解试是南宋时期的一种考试制度,用于选拔人才。这表明徐宝之在文学方面有一定的才华和造诣。
目前我们所知的徐宝之的作品有十二首诗。这些诗可能是他在生前创作的,也可能是后人整理收集的。这些诗的内容和风格目前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整理。
关于徐宝之的生平和其他作品的信息目前还不够详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补充。同时,我们也没有关于他的死亡信息。对于徐宝之的生平和作品的研究仍然是一个待解的谜题。
荼一番过雨,洒残花似雪。
向清晓、步入东风,细拾苔砌馀靥。
有数片、飞沾翠柳,萦回半著双归蝶。
悄无人、共立幽禽,昵昵能说。
因念年华,最苦易失,对春愁暗结。
叹自古、曾有佳人,长门深闭修洁。
寄么弦、千言万语,闷满眼、欲弹难彻。
靠珠栊,风雨微收,落花时节。
春工渐老,绿草连天,别浦共一色。
但暮霭、朝烟无际,尽日目极,江南江北,杜鹃叫裂。
此时此意,危魂黯黯,渭城客舍青青树,问何人、把酒来看别。
思量怎向,迟回独掩青扉,夕阳犹照南陌。
春应记得,旧日疏狂,等受今磨折。
便永谢、五湖烟艇,只有吟诗,曲坞煎茶,小窗眠月。
春还自省,把融和事,长留芳昼人间世,与羁臣、恨妾销离恻。
自题蕙叶回春,坐听蓬壶,漏声细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