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残雪夜,樵路去伥伥。独荷一囊寻旧迹,飞鸿指爪认微茫。一曲赋迷阳(雪夜负米)。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他出生于江苏金坛五叶人家庭。年少时就对词赋有浓厚的兴趣,被誉为江南才子。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进士,后来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他曾先后担任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等职务。辛亥革命后,他搬到上海居住,自称为遗老。他还创立了义赈协会,负责江淮地区的赈灾工作,并参与了《江南通志》的编修工作。冯煦擅长诗、词和骈文,尤以词作闻名,他的代表作品有《蒿庵类稿》等。最终,冯煦于1927年去世。
黑石渡,戍火正凄迷。鬼雨冥冥山月堕,短衣匹马又淮西。孤愤咽征鼙(六州夜■)。
容吏隐,讲肆日消磨。独自郁姑台上望,薄云如絮水如罗。青眼且高歌(滇云远眺)。
淹药裹,楚客憺将归。一点斜帆和雁远,离心争逐片云飞。有泪上征衣(鹿门归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