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吾闻天台山,一万八千丈。
赤霞壁立百雉城,阊阖天开势摩荡。
琼台双阙云几重,群山俯伏华顶雄。
灵仙玄圣所窟宅,紫气彷佛飞游龙。
沧溟直下但如沼,青烟东望蓬莱小。
火珠光动金银宫,日月跳丸几昏晓。
丹厓气散如飞霜,草木冬夏涵天香。
羽人霄盖拥旌节,雨衣云带双翱翔。
石桥缥缈那可度,凭雷蹑云天所怒。
不知方广今有无,如何绝却人间路。
有客有客多好奇,方舟明日过灵溪。
青山之谷事幽讨,手援芝草歌我诗。
郭翼(1305—1364)是元朝时期的昆山人,字羲仲,号东郭生,又号野翁。他在年轻时曾经跟随卫培学习,擅长诗歌创作,尤其精通《易经》。他自视豪杰,曾经向张士诚献策,但未被采纳,于是回到娄上耕种。晚年时担任训导官,与时代格格不入,以贫困和孤独度过余生。他留下了《雪履斋笔记》和《林外野言》等著作。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整理补充如下:
郭翼生于1305年,出生地为昆山。他在年轻时跟随卫培学习,学习诗歌创作,并且对《易经》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自认为是一个豪杰,曾经向张士诚献策,但遗憾的是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于是,他决定回到娄上从事农耕工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郭翼成为了一名训导官。然而,他的观念和时代格格不入,与时俱进的思想和他的坚持相冲突。因此,他过着贫困和孤独的生活,直到生命的终结。
郭翼留下了一些著作,其中包括《雪履斋笔记》和《林外野言》。这些著作可能记录了他的思想、观点和对生活的感悟。这些作品可能对后世的研究者和读者提供了了解郭翼的途径,以及他对诗歌和《易经》的独特见解。
吴东之州娄东江,民庐矗矗如蜂房。
官车客马交驰横,红尘轧投康与庄。
鸡鸣闹市森开张,珠犀翠象在道傍。
吴艎越舰万首骧,大帆云落如山崩。
舟工花股百夫雄,蛮音?语如吃羌。
水仙祠前海茫茫,鱼鳖作道虹作梁。
龙堂贝阙当中央,灵女媛歌吹笙簧。
冯夷伐鼓相铿轰,或乘飞龙下沧浪。
大樯小樯火流光,翠旓摩云互低昂。
左驱勾陈右搀抢,天子锡命下南邦。
重臣下拜灵慈宫,太平无象跻成康。
吾州富庶文物昌,厥田下下赋下上。
岁贡天府民职恭,君子訚訚讲虞唐,小人业业为工商。
大夫从事举贤明,掌曹僚属登其良。
王郎作掾材用长,理烦剸剧乃不蘉。
自少轩轾有父风,穰穰学业盈囷仓。
乃翁七十须眉苍,二三昆季故昂藏,中郎虎髯黠而彊。
诚心恳恳爱其兄,愿汝忠謇为国祯,子孙昭孝百禄将。
愿集中正以为裳,愿以仁义杂为珩。
愿言揖子以为明,德音秩秩亦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