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于穆圣皇,六叶重光。
太原刻颂,后土疏场。
宝鼎呈符,歊云孕祥。
礼乐备矣,降福穰穰。
王晙(653年-732年)是唐朝的一位宰相和名将,出生于沧州景城(今河北沧县)。他出身明经,先后担任清苑县尉、殿中侍御史和渭南县令。在担任桂州都督期间,他积极兴修水利,开垦屯田,深受百姓的爱戴。
随后,王晙历任鸿胪少卿、朔方军副大总管、安北大都护、太仆少卿和陇右群牧使。他在这些职位上表现出色,得到了朝廷的赏识和信任。
后来,王晙历任吏部尚书兼太原尹、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军节度大使、蕲州刺史和户部尚书。他在这些职位上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和领导力,为国家的政务和军事事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开元二十年(732年),王晙去世,追赠尚书左丞相,并被追谥为忠烈。他一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后人称为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