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此庵元和尚二首 其二》原文赏析

  • zàn
    ān
    yuán
    shàng
    èr
    shǒu
    èr
  • [
    sòng
    dài
    ]
    shì
    tán
    huá
  • shí
    fēn
    huà
    xiāng
    yǒu
    chù
    é
  • jiǎn
    diǎn
    chū
    cóng
    jiào
    píng
    gān

原文: 十分画得相似,祇有一处誵讹。
佛祖检点不出,从教平地干戈。



释昙华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湖北)人。他在十七岁时离开东禅寺,开始跟随水南遂禅师修行。他历经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地,拜访了许多老禅师。最终他来到云居,向圆悟禅师受戒。之后,他前往蜀地,拜见彰教绍隆,并在虎丘寺侍奉隆移。他曾辞别各地,最初在处州连云寺分座,后来在处州妙严寺定居。他在孝宗隆兴改元时去世,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的法嗣。他的禅宗言论被宋守铨等人编入《应庵昙华禅师语录》,并收录在《续藏经》中。有关他的事迹可以在《语录》、宋李浩撰写的《塔铭》,以及《嘉泰普灯录》卷一九和《五灯会元》卷二○中找到相关传记。

猜您喜欢

禅人写真请赞 其三

宋代 释昙华

者汉初无罪过,祇是头匾眼大。
虽然肚里醒醒,开口便先话堕。
如斯出世为人,恰似大虫看水磨。

偈颂六十首 其十八

宋代 释昙华

现成公案,百匝千重。
峻如崄崖,平如镜面。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
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赞程宗古承务

宋代 释昙华

庞居士悟心于马驹言下,裴相国得大用于黄檗棒头。
虽相去数百年间,其金声玉振联环不断。
彼时有此二大老光明烜赫,此时有宗古先生仁义礼信。
根于心而能以此心确然履践,佛祖大解脱门诚不让耳。
白云山月未足为齐,寒桧青松堪同大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