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萧条空斋夜,灯烬花蕊灿。
故人忽诗来,尺素写强半。
取诗就灯窥,读之百忧散。
锵然球玉鸣,烂若盘珠转。
缅怀琼瑶报,面目良有腼。
想当孤咏时,焚香坐清宴。
深忧渺江湖,信断衡阳雁。
兵戈久未息,畴与当一面。
空抱济世奇,回肠不成断。
啸歌自发舒,托寓复冲淡。
旨哉非浪言,三复吾不厌。
起舞唾壶缺,顾影巾纱岸。
空囊获至宝,富贵俄可办。
灯花信有徵,钱财奚足愿。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生年不详。他在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进士,后改为庶吉士,担任兵科给事中一职。潘希曾因灾异奏陈八事,批评了当时的近幸政治。他被派往湖广、贵州巡视军储,并成功归还了军资,没有贿赂刘瑾。然而,刘瑾对此非常愤怒,伪造诏书将潘希曾处以廷杖并除名。后来,刘瑾被诛杀,潘希曾被恢复官职,担任吏科右给事中。在嘉靖时期,他历任太仆卿,因争议大礼而被贬职。后来,他被任命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之后又调任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他筑造了长堤,总长超过四十里,历时一年完成。潘希曾还曾担任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年)五月初四日,潘希曾在官职任上去世,享年五十七岁。他被追赠兵部尚书。潘希曾留下了《竹简集》和《奏议》等著作,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