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几人得在家乡老,蒲觞再逢重午。
榴火烘人,榆钱满地,竹院梧垣无暑。
莺声未歇,况细雨初晴,疏帘乍举。
角黍筵前,试看画扇长生缕。
常忆蒙恩赐宴,忧心对酒,不似而今无苦。
彩笔词新,朱弦歌妙,何异神仙俦侣。
溪山有主。
喜川竞舟龙,门悬艾虎。
寄与良朋,年年常似许。
吴子孝(1495—1563)是明代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在苏州府长洲,字纯叔,号海峰,晚号龙峰,又被称为吴一鹏子。他于嘉靖八年(1529年)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台州推官,之后升任广平通判,最终担任湖广参政。
然而,吴子孝因为受到谗言的影响,被免去了官职。之后,他开始漫游山水,并且在东南倭患严重的时候,为地方官员提供了许多策略和建议。
吴子孝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擅长书法,文章广泛而深入,涉及的领域广泛且博学。他的诗歌尤为出色。
此外,吴子孝还有一部著作《玉涵堂稿》。他曾计划对《宋史》进行修订和补充,但是因为病逝而未能完成这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