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永夜风摇月,凌晨雾薄空。
竹潭分窈窕,杉嶂沓冥濛。
直是林霜化,终随水霭笼。
氤氲初动石,羃?正含豅。
隐树啼秋狖,沦山断晚鸿。
谷深将泽豹,川迥乍垂虹。
飘忽林峦失,庄严浦溆通。
鹭翩应缅邈,泉溜始玲珑。
渐得凌玄昧,从兹诣朗融。
天遥孤碣外,日涌大川东。
柳吐村边翠,花争水上红。
津楼方演漾,峰阁转青葱。
绣幕明芳荐,油车映茂丛。
观心澄白月,延脰穆清风。
谢客渊情荡,嵇生藻气雄。
长途任明晦,独啸紫岩中。
周复俊(1496—1574)是明代官员和文学家,出生于苏州府昆山,字子吁,号木泾。他于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进士,后任工部主事,历任四川、云南左右布政使,最终官至南京太仆寺卿。
周复俊与王同祖、顾梦圭一起被称为“昆山三俊”,他们都是昆山人,才华出众。周复俊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贞介的品德。他在官场上一直保持廉洁,深受上级的赏识和信任。
尽管周复俊在官场上有所成就,但他更喜欢安静的生活。他常常闭门谢客,专心著述。他的著作包括《东吴名贤记》、《泾林集》、《全蜀艺文志》和《玉峰诗纂》等。这些著作涵盖了历史、文学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周复俊的生平和贡献至今仍受到人们的赞誉和研究。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才华,也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他的离世年份为157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