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述 其四 屈平》原文赏析

  • shǐ
    shù
    píng
  • [
    míng
    dài
    ]
    weì
    xué
  • luò
    yáng
    jùn
    nián
    shào
    tóu
    wén
    diào
    yuán
    xiāng
  • mǐn
    leì
    yīn
    zhì
    xùn
    leì
    yuǎn
    zàng
  • yáo
    zhuó
    suī
    míng
    meǐ
    rén
    ān
    wàng
  • gǒu
    néng
    jiǔ
    zhōu
    cháng
    yáng
  • heī
    heī
    rěn
    bào
    jiǔ
    huí
    cháng
  • sāo
    rén
    hèn
    xiàn
    qiān
    zài
    weí
    beī
    shāng

原文: 洛阳隽年少,投文吊沅湘。
悯累堙郁志,讯累远自藏。
谣诼虽蔽明,美人安可忘。
苟能历九州,故都可徜徉。
嘿嘿不忍去,抱此九回肠。
骚人恨无限,千载为悲伤。



魏学洢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是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他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魏学洢一生未做过官,但他好学善文,以其才华和文学造诣闻名于世。

魏学洢的代表作是《茅檐集》,这是一部集合了他的散文作品的文集。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这篇散文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备受赞誉。

《核舟记》是魏学洢的代表作之一,它以舟行为线索,通过描写舟中的景物和舟上的人物,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作品中融入了对人性、命运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索。通过对舟行的描写,魏学洢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

魏学洢的生平和死亡年份目前没有确切的记载,只能推测他大约生于1596年左右,去世于1625年左右。尽管他的生平资料有限,但他的文学作品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思想内涵,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猜您喜欢

读史杂述 其八

明代 魏学洢

番儿花箭强,金簳狼牙脊。
单枝折如朽,十九胜千百。
兄弟相为依,一如箭在笮。
敦弓交驩好,角弓刺乖隔。
我作折箭吟,阿干第二拍。

读史杂述 其七

明代 魏学洢

番儿歌阿干,鲜卑山色寒。
阿干歌声苦,鲜卑水酸楚。
武皇虎豹威,猛力廓郊圻。
骨肉快相啖,诸儿还日稀。
秦川血没腕,六宫已灰飞。
为歌阿干曲,曲终泪沾衣。

读史杂述 其六

明代 魏学洢

海上拾凫毛,陆离三丈长。
岂不洵文采,对之神色怆。
繁华少年子,三五自成行。
铜驼且流血,金谷且流觞。
为我问广武,天道何茫茫。
剑解穿壁飞,不解斩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