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篷窗容与,载酒寻芳,趁雨晴烟晓。
山南山北,千万树、疏密横斜都好。
香随风远,渐透入、绮裙罗抱。
绕曲亭、面面清流,替写绿衣仙照。
偶然客路勾留,但草草游春,野鹤应笑。
衫痕鬓影,飘飏处、一路轻寒难扫。
故园溪上,想今日、也应开了。
问水房、九折红栏,可有玉钗人靠。
黄燮清(1805~1864)是晚清时期的一位诗人和剧作家。他的原名是黄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他出生在浙江海盐武原镇。
黄燮清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成为举人,但后来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中举。直到晚年,他才得到宜都县令的职位,后来调任松滋,但不久后就去世了。
黄燮清在年轻时就擅长写词曲,但中年以后才开始专注于诗文创作。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不平遭遇和人民的生活疾苦为主题,同时也有一些咏史吊古的作品,风格深沉豪放,颇具特色。
黄燮清的作品有《倚晴楼诗集》和《倚睛楼七种曲》等,这些作品流传至今。
瑶台仙子初相见,迥立天风飘雪练。
东华梦破归去迟,素衣总被缁尘染。
芳心不委春蝶狂,水晶帘捲凝清香。
胭脂洗红留残(一作浅)晕,海云剪碧浮霓裳。
扬州琼花旧同谱,零落谁知到南土。
闻君爱花最有情,亭台五月清无暑。
君不见花开今日多,有酒不饮君如何?
冰心镂月,琅抱凌云。
伴芸窗幽寂。
罗浮小筑,摊卷久、芳意冷凝瑶席。
无穷清福,问君是几生修得。
看碎琼、飞落林梢,点上添香人额。
绛云万轴牙签,更嚼雪餐花,斯乐何极。
倦抛湘帙,长啸处、鹤梦惊回香国。
逋仙老去,算只有、先生同癖。
恐旧盟、误了春风。
收入画图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