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钿尘不住。
镇香街十里,软红成雾。
绿杨天远,目送玉骢去。
嫩鬟亲剪与,酒边多少分付。
画浦停桡,又微波淼淼,催写断肠句。
依约隔花窗户。
梦遍罗衾,影事都无据。
相思一点,犹挂凤城树。
青衫怜倦旅。
人天飘泊如絮。
自别琼楼,应霞荒月老,慵对镜鸾舞。
易顺鼎(1858~1920)是清末官员、诗人,也是寒庐七子之一。他的字有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他出生在龙阳(今湖南汉寿),是易佩绅的儿子。光绪元年他成为举人,后来被张之洞聘为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他上书请罢和义。他曾两次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他被任命为督江楚转运,在此之后他被派往广西、云南和广东等地担任道台职务。辛亥革命后,他前往北京,并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往。袁世凯称帝后,易顺鼎被任命为印铸局长。然而,帝制失败后,他沉迷于歌楼和妓馆。易顺鼎擅长诗歌创作,注重对仗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为“樊易”。他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作品。
江云披絮帽。
正亭皋望极,乱愁如草。
雾寒成瘴,迟日破林杲。
逝波浇茗抱。
斜栏聊恣吟眺。
苦竹黄芦,又飞霜恨着,残叶雁风峭。
野哭千家未了。
忧患推排,老物如期到。
鬓痕尘影,临水愧鱼鸟。
冷蝉凄晚噪。
呼樽且劝斜照。
漫说穷途,算悲深广武,何似玉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