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钱塞庵相国 其一》原文赏析

  • wǎn
    qián
    sài
    ān
    xiāng
    guó
  • [
    míng
    qīng
    chū
    ]
    tán
    qiān
  • shǒu
    yuán
    zhè
    rén
    sān
    jiē
    zhǒ
    gōng
    gēng
    chū
    lán
  • gǎn
    weì
    peí
    xiū
    tōng
    fàn
    jiā
    shuí
    zhī
    sòng
    diào
    jiāng
    tán
  • shì
    zhōng
    shǐ
    guī
    máng
    beǐ
    huáng
    cān
    chà
    chū
    mǎo
    nán
  • tài
    rén
    jiān
    è
    wàn
    zǎo
    liú
    fàng
    xià
    máo
    ān
    xiāng
    guó
    wǎn
    zhù
    xià
    ān

原文: 首胪元辅浙人三,接踵于公更出蓝。
敢谓裴休通梵夹,谁知宋玉吊江潭。
仕涂终始归邙北,皇路参差出昴南。
太息人间徒扼腕,早留放下一茅庵(相国晚筑下庵。)。



清代诗人谈迁的照片
谈迁

谈迁(1594~1657)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史学家。他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朝灭亡后,他改名为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他出生在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

谈迁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他对各种学问都很感兴趣,尤其是历史学。他致力于研究明代的历史事件,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注解。他的著作《国榷》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国榷》原稿在谈迁50多岁时完成,但不幸被小偷偷走。这对谈迁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相反,他从痛苦中挣脱出来,重新编写了一部新的《国榷》。新的《国榷》共有104卷,总字数达到428万4千字。

谈迁的《国榷》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历史著作,对于研究明代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他的执着和努力使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史学家。他的贡献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对于了解明末清初的历史和社会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谈迁于1657年去世,享年63岁。他的学术成就和对历史的热爱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学界的重要人物,他的影响力至今仍然存在。

猜您喜欢

挽钱塞庵相国 其二

明末清初 谈迁

南园北渚任春风,芳草凄其怨落红。
骨肉断肠俱意外,江湖触目遍愁中。
韦编晚绝方诠《易》,《南史》初成既表忠。
欲洒羊昙无限泪,西州非复旧时同。

青县

明末清初 谈迁

蔀屋炊烟少,伤心客里过。
河鱼方大上,猛虎不堪苛。
天地诚刍狗,民生足蟹螺。
道旁柳且尽,欲折意如何。

清凉纪游:入山

清代 雍正

清凉境界梵王宫,碧染芙蓉耸昊穹。
万古云封五顶寺,千株松纳四时风。
盘迥鸟道珠幡里,缭绕炉烟画障中。
石立俨然如接引,疑逢青髻化身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