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斗大黄金印,天高白玉堂。
不因书万卷,那得近君王。
朱翊钧(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他于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年仅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翊钧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调整,使得明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他注重农桑,推行了一系列农田水利和农业生产的改革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他还重视教育,推行了科举制度的改革,提拔了一批有才华的官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崩,终年56岁。他的庙号是神宗,谥号是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他被葬于十三陵之定陵。死后,由他的长子朱常洛继位,即明光宗。
总结起来,朱翊钧(明神宗)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调整,使得明朝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他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去世,享年56岁,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于十三陵之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