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向虚堂唤酒展生绡,风云画图开。
想龙颜帝子,虬髯妹婿,几辈雄才。
瀛洲缩成方丈,佳气郁葱哉。
师友君臣感,旷古同怀。
世事都如画耳,怅三巴故国,百粤高台。
剩佣春织畚,踪迹似梁莱。
幻空中指弹楼阁,怕神仙将相总尘埃。
还输与万桃花树,偕老天台。
易顺鼎(1858~1920)是清末官员、诗人,也是寒庐七子之一。他的字有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他出生在龙阳(今湖南汉寿),是易佩绅的儿子。光绪元年他成为举人,后来被张之洞聘为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他上书请罢和义。他曾两次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他被任命为督江楚转运,在此之后他被派往广西、云南和广东等地担任道台职务。辛亥革命后,他前往北京,并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往。袁世凯称帝后,易顺鼎被任命为印铸局长。然而,帝制失败后,他沉迷于歌楼和妓馆。易顺鼎擅长诗歌创作,注重对仗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为“樊易”。他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作品。
玉烟瑶草,待呼龙来种,此田非石。
何处汉家三十六,惟剩片云秋碧。
助画双蛾,添修五凤,医得诗仙癖。
冰蜍悲喜,素娥重见今夕。
惆怅眉子弯环,小鸾去后,空向人间觅。
何似团栾明月样,曾照当年太液。
午梦堂前,未央殿上,天寿谁平格。
东风一笑,漳台铜雀无色。
更能消、几番秋泪,银河将变眢井。
流云一夜声如水,不许天孙安枕。
幽梦省。
似海上、仙山唤起冠未整。
生衣渐冷。
正暗露萧萧,飞星冉冉,秋信到斜领。
通天表,肠断南朝沈炯。
神仙富贵俄顷。
人间总有痴儿女,岁岁针楼祈请。
欢易迥。
怅十载、江湖几并花外影。
佳期莫问。
趁小扇单衫,疏帘清簟,对坐惜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