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十年乡校欢蹉跎,一日皇恩尽网罗。
别去谓宜登上第,归来还复遇沈疴。
秋风但结鴒原恨,晓露空闻蒿里歌。
荣愿未酬身已殁,平生稽古竟如何。
傅察(1089—1126),字公晦,是孟洲济源(今属河南)人,出生于北宋时期。他是北宋中书侍郎傅尧俞的重孙。傅察端重有操,为文温丽,遇事时常表现得若无所可否,非其意则不可犯。
在傅察的生平中,他于崇宁五年(1106年)考中进士,但蔡京想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傅察拒绝了这个提议。他曾担任青州司法参军、永平、淄川丞,还担任过太常博士、兵部、吏部员外郎等职务。
然而,在宣和七年(1125年)冬天,傅察接待金国贺正旦使时,遇到了金太子斡离不。金太子命令傅察下拜,但傅察坚决抗辩并拒绝屈服,最终因此而死。他被追谥为忠肃。关于傅察的事迹可以在《宋史·忠义本传》中找到。
忧思不易裁,行行至里屋。
忉怛黄发悲,惨淡白日速。
周亲尽奔凑,友朋无绮服。
痛定前致辞,风霜易感触。
未暇死者伤,且为游子祝。
锦田我桐乡,须发莲花麓。
而兄老休贞,南北遥相瞩。
有恸颜丧予,相长吾望卜。
沈忧亦何为,明德贵自勖。
长叹徒自伤,倏忽至旧疆。
大海跨飞鲸,举首见洛阳。
徘徊桥北岸,嘉树郁苍苍。
此树令所植,三五各成行。
昔我初往时,兄弟倚树傍。
今我远来归,舁柩独徬徨。
谁言见城社,忧思若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