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对垂弧、引觞一笑,凄凉薄分天气。
丁年驰骛弓刀后,报国孤忠自许。
堪叹处。
今老矣,强颜犹踵邯郸步。
安能远举。
谩目送征鸿,梦劳胡蝶,无计便归去。
清闲禄,旧说天公靳予。
何时松菊村墅。
生非燕颔鸢肩相,岂是觚棱鹓鹭。
收拾取。
休直似、文渊定远空怀土。
阿戎可语。
待乞得身还,屏伊世累,甘受作诗苦。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他是南宋中晚期的名臣和词人,也是太宰李邦彦的后代。
李曾伯的词作喜欢运用慷慨悲壮的调子,表达忧时感世的情感。他自称“愿学稼轩翁”(指辛弃疾),被《四库提要》称赞为“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
李曾伯的作品有《可斋杂稿》等传世之作。除了词作,他还有其他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
关于李曾伯的出生和死亡年份,他出生于1198年,去世于1268年。这段时间正好是南宋时期,他在这个时期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成就。
尘中那有插脚处,闭门听雨春将暮。
今朝好鸟唤新晴,携酒寻花过江去。
人为花忙花待人,咫尺不隔仙壶路。
繁英纵减饶妩媚,灼灼余霞纷绮布。
蝶阑莺咽客始来,风软云轻天若护。
我今闲放无町畦,万事抛除付芒屦。
衣冠名日远,经术世相传。
欲识凌云气,先看白雪篇。
千秋还虎视,百里更鸾跹。
遥见仙凫出,长飞帝座前。
搜奇探禹穴,祝日化尧天。
墨洒临池笔,琴鸣彻院弦。
芳声才振誉,清秩已随迁。
竹马迎参佐,鱼盐给俸钱。
量移臣职远,卧治主恩偏。
才美抡文日,名高视篆年。
差同潘令赋,不拟右军田。
紫气延津合,文星列宿悬。
龙门欣御李,牛走或堪鞭。
风俗元归厚,词华孰竞先。
时危方拊髀,主圣借才贤。
召对趋朝去,黄金满蓟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