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我来投高斋,访悉李公宅。
李公读书时,养气师邹峄。
廿六登谏台,愿为君础磶。
维时魏阉党,滔天势赫赫。
公欲除内奸,以伸大建白。
弹疏笔如刀,寒落贼臣魄。
衔怨深复深,食肉不心释。
党禁驰于朝,矫诏驰于夕。
冥鸿即高举,网罟密如鲫。
公知祸不免,乐踵椒山迹。
忍泪别高堂,引领长安驿。
楚囚莫我怜,肝胆坚铁石。
公冤痛木索,公忠光竹帛。
予谥荷褒荣,主思特破格。
迄今三百年,第悬柱史额。
郁郁复葱葱,劲干挺百尺。
英爽实式凭,斋前有老柏。
王季珠,字馨吾,是一位诸生。他以顾山人的名号闻名,居住在镇东地区的旷庐。他在旷庐中种植花草和竹子,并在其中吟唱和吟咏。他的诗歌风格受到陆放翁的影响,书法则受到赵松雪的启发。他还著有一本名为《旷庐草诗集》的作品集。
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暂时无法提供。
中语,为之赋仙人词,今载於此。
梦入云山宫阙幽。
鸾?同侣鸳凤流。
桂月竟夜光不收。
世俗扰扰成嚣湫。
醉飞星驭鞭金虬。
八仙浪迹追真游。
龟玉笙蹄四十秋。
摩霄注壑须人求。
觅剑如或笑刻舟。
阳燧非无鹿里俦。
元鼎以来虚昆丘。
东井徒劳冠带修。
松餐竹饮度蜃楼。
嵩顶坐笑垂直钩。
只应惭愧刘幽州。
又题知音者无惜留迹。
云山有宫阙,浩荡玉华秋。
何年鸾?同侣,清梦入真游。
细看诗中元鼎,似道区区东井,冠带事昆丘。
坏壁碗风雨,,醉墨失蛟虬。
问诗仙,缘底事,愧幽州。
知音定在何许,此语为谁留。
世外青天明月,世上红尘白日,我亦压嚣湫。
一笑拂衣去,嵩顶坐垂钩。
前诸刹,因过少姨祠,遂周行廊庑,得古仙人词於壁间。
然其首章,直挺有烈丈夫语气,其死而不忘,盖无疑,其能道此语亦无疑。
观者不当以文体古今之变而疑仙语也。
噫,仙山而世人莫之识也。
予三人者,乃今见之,夫岂偶然哉。
再拜留迹,以附知音者之末云。
浑源雷渊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