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旋经义兴境,顿棹石兰渚。
震泽为何在,今惟太湖浦。
圆经萦五百,盼目眇无睹。
高天淼著岸,长津杂如缕。
窈窕寻湾埼,迢递望峦屿。
惊飙扬飞湍,浮霄漾悬岨。
轻禽翔云汉,游鳞憩中浒。
暗霭天时阴,峣岧舟航舞。
冯河安可徇,静观戒行旅(明蔡升《震泽编》卷五)。
李颙(1627~1705)是明末清初的哲学家,出生于陕西省周至县。他与浙江余姚的黄宗羲、直隶蓉城的孙奇逢一起被誉为海内三大鸿儒。李颙在理学方面的造诣非常高,被尊称为“海内大儒”。
李颙和眉县的李柏、富平的李因笃一起被称为“关中三李”。他们都是明清之际的重要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颙的著作在康熙、雍正年间都有刻本,其中包括《四书反身录》等篇。这些著作对于理学的研究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李颙的思想对于后世的学者和哲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颙于1705年去世,享年78岁。他的逝世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时期的结束。然而,他的思想和著作仍然被后人广泛研究和传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