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君莅天位,聪明迈前人。
绍述溺新法,弃彼艺祖仁。
昏荒事花石,艮岳排秋旻。
师相宠京贯,狂妄开燕云。
藩篱既已撤,狼虎俄成群。
吞噬至骨肉,和议尚纷纭。
父子徙沙漠,中原陷胡尘。
至今窃愤录,一览犹伤神。
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是明朝成祖朱棣的次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同母弟,由徐皇后所生。他最初被封为高阳郡王,并随父亲起兵靖难,立下了许多战功。成祖登基后,封他为汉王,作为云南的藩国。然而,朱高煦却一直留居南京,不肯就藩,多次谋取太子之位,甚至私自动用乘舆器物,劫掠他人财物。
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高煦被强制就藩乐安州,但他仍然不悔改。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继位后,朱高煦起兵造反,但在宣宗亲自征讨后投降,被废为庶人,并被囚禁在西安门内。随后,他与诸子相继被杀害。
先朝宰辅寓京师,翠辇临门或有之。
独是远临家食地,无人得似荷恩私。
夜深莲炬半烧过,模写神功入咏歌。
直继诗人《常武》什,下看韩愈颂元和。
柳宿垂光应不虚,百花深处设仙厨。
不愁调膳无滋味,旧日盐梅尚有余。
芳园一日驻龙旂,从此清芬胜旧时。
想是御香零落在,花神收拾上花枝。
才宣索句便相催,顷刻吟成烛未灰。
写进御前蒙鉴赏,亲闻天语叹奇才。
夜深花露滴高枝,还许殷勤进寿卮。
听得侍臣私共语,天颜喜剧倍常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