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寒花窈袅蔓颓墙,古寺苍苔昼掩房。
犬吠屋头山杳杳,虫鸣阶隙草荒荒。
池塘澹月蒹葭冷,篱落西风橘柚香。
六代江山金碧地,断碑留得管兴亡(清江景龙《宋诗略》卷九)。
游酢(1053~1123),字定夫,建州建阳人。他年少聪颖,能够迅速理解和背诵所见所闻。程颐一次见到他后,认为他的才能适合学习道德修养。后来,程颢派遣他到扶沟,设立学校,教授学生招聘酢的职务和学习事务。元丰五年,他参加进士考试,成功登上进士榜,被调到萧山担任尉官,后来改任博士。由于他喜欢安逸的生活,他请求调到河清县。徽宗登基后,召他担任监察御史,派他去和州任职,一年多后,他被任命为南京鸿庆宫的管勾官,后来居住在太平州。他还曾经担任过汉阳军的知军,历任舒州和濠州的知州。退休后,他回到历阳居住,并在那里去世,被葬在那里。酢的为人纯粹,处事优雅,历任官职时,人们都把他视为父母一样关心。他著有《中庸义》、《易说》、《诗二南义》、《论语·孟子杂解》、《文集》各一卷。学者们称他为廌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