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鸡鸣迢递上高台,拂拭玑衡万象开。
黄道星辰皆北向,紫宸冠冕却南来。
风前鸣鸟随征盖,云里盘龙劝羽杯。
归向柳边清不寐,恍疑身在玉霄回。
黄佐(1490—1566)是明代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他在正德十六年中进士,成为庶吉士,并被任命为编修。后来,他被派往江西担任提学佥事,不久后改任广西学校的督学。
然而,黄佐后来选择放弃官职,回归家乡养老。经过一段时间后,他被起用为右春坊右谕德,并晋升为侍读学士,负责南京翰林院的事务。然而,他与大学士夏言在河套问题上的言论不合,因此被罢免并返回家乡。他在家中与其他学生进行学术讨论,他的学术思想受到程朱学派的影响,因此被学者们尊称为泰泉先生。
黄佐著有《乐典》,他自称这本书揭示了造化的奥秘。他去世后,被追赠礼部右侍郎,并被谥号为文裕。
绣帖针慵,篆篝烟腻,春困瞢腾。
恰踏青姊妹,归来斗茗,学书邻女,央与调笙。
并影生怜,偷闲觅会,总把风流各自矜。
嬉游罢,更量鞋比髻,一样心情。
相携坐近红棂。
把乳字和伊叫一声。
笑梦中忙应,曾闻郎唤,帘前低说,生怕人听。
阿姊频催,小姑偏涩,吐向唇边已面赪。
重相问,莫他时欢会,叫出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