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上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
苏耆(987年~1035年),字国老,出生于铜山(今四川中江东南),是太宗淳化四年(993年)以父荫被任命为宣节校尉。过了一年,他被任命为秘书省正字。真宗时,他改任奉礼郎。在他成年后,他参加了进士考试,并在一年后获得了及第的资格,被任命为乌程县知县。后来,他被调任为开封县知县,之后又被调任为三司户部判官。他还曾出任京西转运使,并先后被调任为河东、两河和陕西的转运使。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苏耆去世,享年49岁。他的文集共有20卷(《苏学士集》卷14《先公墓志铭》),但已经失传。《宋史》卷266有关于他的传记。
典午氏之盛时兮,余鼻祖曰子荆。
谋乐郊以隐居兮,颺潄石之清名。
有闻孙曰承公兮,尝令鄞与余姚。
爱会稽之山水兮,爰徙家於兹城。
当永和之九年兮,惠风畅夫莫春。
偕王谢之诸公兮,会修禊於兰亭。
赋临流之五言兮,寄幽寻之逸兴。
泛回沼倚修竹兮,松风落而冷冷。
维兴公尤好事兮,作流觞之后序。
助逸少之高致兮,齐芳誉於难兄。
既乃登陆而游兮,历天台与四明。
潄飞瀑於笔端兮,遗掷地之金声。
余自句章徙姚兮,倏绵历乎十稔。
慨风流之浸邈兮,幸犹为夫越氓。
掬清泉之潺湲兮,友过云之溶洩。
访樊榭之杳霭兮,栖石窗之玲珑。
客有过余兮,谓余博览而好古。
世为越人兮,胡不志夫越之风土。
余谢不能兮,伛余指而缕数。
前有灵符之记兮,后有龟龄之赋。
嗟彼皆已为陈迹兮,时亦随夫所遇。
傥含毫而不断兮,将羞余之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