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寺跨长溪山四回,杉松微径尽莓苔。
门前潮上不须看,常恐尘埃随水来。
钱彦远(994—1050)是宋代钱塘(今杭州)人,字子高,是吴越王钱倧的孙子,钱易的长子。他于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中进士,担任殿中丞御史台推官,后来被任命为明州通判(今宁波),并晋升为太常博士。
庆历年间,他参加了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考试,并被提升为尚书礼部员外郎,担任润州知州。他在上疏中强烈批评了当时的政治局势,指出中原地区频繁发生天灾,西北地区契丹势力强大,西南地区蛮獠起事,形成了“三方之急”。他希望通过长期治理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润州,彦远面临旱灾和蝗灾,民众缺粮食。尽管遭到反对,他还是决定发放常平仓的粮食来救济受灾民众。因为他的表现出色,他被任命为右司谏,继续上书建议严格赦免罪犯、选拔良好的官员、增加俸禄以提高廉洁度、停止土木工程以节省开支等事项。后来,他被调任为起居舍人,进入直集贤院,担任谏院知院的职务。
钱彦远的具体出生和死亡日期暂时无法得知。
吾爱金夫子,山云撷为诗。
流泉盎胸臆,深体天地慈。
为龙潜深壑,为凤栖梧枝。
月眠夜亦清,风裁无不宜。
自照返澄澈,毋庸世网縻。
愧我枪榆间,腐鼠暂疗饥。
吁嗟朝菌知,椿寿岂同时。
此夕寒雨晦,苍茫欲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