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小别杭州,烟树外、乱山眉蹙。
怕回首,酒香灯灺,粉红鬟绿。
斜月半篷诗境冷,西风两岸秋声足。
剩前宵、残梦不曾完,今宵续。
弦旧谱,囊中玉。
飘瘦影,窗中烛。
望吾庐何处,碧云修竹。
越水莼鲈归计得,吴娃丝管乡音熟。
唱南朝,三十六鸳鸯,相思曲。
黄燮清(1805~1864)是晚清时期的一位诗人和剧作家。他的原名是黄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他出生在浙江海盐武原镇。
黄燮清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成为举人,但后来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中举。直到晚年,他才得到宜都县令的职位,后来调任松滋,但不久后就去世了。
黄燮清在年轻时就擅长写词曲,但中年以后才开始专注于诗文创作。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不平遭遇和人民的生活疾苦为主题,同时也有一些咏史吊古的作品,风格深沉豪放,颇具特色。
黄燮清的作品有《倚晴楼诗集》和《倚睛楼七种曲》等,这些作品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