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衔蝉毛色白胜酥,搦絮推绵亦不如。
老病毗耶须减口,从今休叹食无鱼(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七)。
李璜,字德劭,号檗庵居士,是宋代扬州江都人。他年少时就展现出卓越的才华,但他却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因为他觉得这种方式不能真正考察一个人的才能和品德。他对科举制度持有批评态度,认为它只是一种形式主义,不符合真正的学问精神。
后来,李璜离开了家乡,流寓到了福建的四明山。在那里,他拜师学习禅宗,师从宏智禅师。李璜在禅宗修行中获得了深刻的体悟,他开始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悟写成诗歌和散文,形成了一部分作品。这些作品被整理出版,成为了他的代表作《檗庵居士集》。
李璜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时间和细节目前无法确定。然而,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批评科举制度的观点和对禅宗的理解,都为后来的文人和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他的作品也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