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山有重囊势,门开两径斜。
溪声寒走涧,海色月流沙。
庵外曾游虎,堂中旧雨花。
不知遗谶地,一一落谁家(见黄鸣乔刻本《黄御史集》卷二。)?
黄滔(840~911)是晚唐五代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和闽中“文章初祖”。他的字是文江,出生在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黄滔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的《黄御史集》中,共有10卷,并附有1卷的附录。
黄滔的文学作品以诗词为主,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福建文化的烙印。他的诗词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除了诗词创作,黄滔还擅长文论和文学批评,他对于文学的发展和创作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研究。他的文论作品对于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于黄滔的生平和具体的死因,目前的资料较为有限。根据现有的记载,黄滔生于840年,逝世于911年,享年71岁。关于他的具体生平和死因的细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