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木平和尚》原文赏析

  • píng
    shàng
  • [
    táng
    dài
    ]
    wén
  • píng
    shān
    rén
    mào
    nián
    shào
    xiāng
    kàn
    tóng
    lún
    xīn
    qiū
    yuè
    jiǎo
  • huái
    怀
    xiàn
    线
    feī
    cán
    zhù
    shēng
    yǒu
    niǎo
    chéng
    jīn
    lái
    ōu
    céng
    xiǎo

原文: 木平山里人,貌古年复少。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
怀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城阙今日来,一讴曾已晓。



唐代诗人文益的照片
文益

法眼文益(885年~958年)是唐末五代时期的高僧,他的俗姓是鲁,出生在浙江余杭。他的法号是无相,他是中国禅宗“法眼宗”的创始人。

文益在二十岁时受戒于绍兴开元寺,后来到育王寺跟随希觉学习律法。他通晓大乘佛教各个宗派,并且对儒家经典也有涉猎。希觉将他视为佛门的子游、子夏。

当时南方兴起了禅宗的热潮,文益前往福州长庆院向慧稜禅师学习。之后,他在地藏院遇到了桂琛禅师,得到了他的点化,从而觉悟了佛法,成为一代宗师。

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日期,没有提供相关信息。

猜您喜欢

春日旅怀呈知己

唐代 惟审

生涯万事有苍苍,应任流萍便越乡。春水独行人渐远,
故园归梦夜空长。一声隔浦猿啼处,数滴惊心泪满裳。
不为知音皆鲍叔,信谁江上去茫茫。

赋得闻晓莺啼

唐代 惟审

卷帘清梦后,芳树引流莺。隔叶传春意,穿花送晓声。
未调云路翼,空负桂枝情。莫尽关关兴,羁愁正厌生。

别友人

唐代 惟审

一身无定处,万里独销魂。芳草迷归路,春衣滴泪痕。
几时休旅食,向夜宿江村。欲识异乡苦,空山啼暮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