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世故役群动,方寸如旋蓬。孰知神妙理,乃在玄默中。至人本无为,清明常在躬。百念寂不起,湛然与天通。庶政或前陈,听断每从容。化原有馀地,善应无留踪。斋居乐康时,炉熏飏微风。忘言对缥帙,端拱师黄农。玆惟文献邦,富庶古莫同。载敷嘉靖治,会见跻时雍。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是明朝时期的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他出生于宁海,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他在故乡旧属缑城里,因此被称为“缑城先生”。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他的读书处为“正学”,因此也被称为“正学先生”。
方孝孺因其才华和学问而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散文。他的散文作品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而著称,被誉为“方派散文”。他的思想深受儒家经典的影响,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道德修养和君臣之道。
然而,方孝孺的一生并不平静。他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而遭到朱棣的杀害。这场政治斗争导致了方孝孺的悲剧结局。南明福王时,追谥他为“文正”。
方孝孺的一生充满了荣耀和悲剧,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德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散文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播和研究,他的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