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少陵论书得其真,曾云书贵瘦硬方通神。
昌黎论书有深意,苦道羲之俗书趁姿媚。
由来八法坏六书,二篆微茫竟谁嗣。
八分元从二篆生,强被欧阳呼隶字。
汉人近古无差讹,流传后代已不多。
郭香察书久埋没,武梁画像今销磨。
任城五碑虫蚀藓,泗水九刻龙腾梭。
巢林居士老好事,典衣不惜穷蒐罗。
手摹心追笔成冢,坐卧三日难同科。
腕悬仍似蚕头篆,笔磔稍存隼尾波。
只馀瘦硬乏姿媚,每受俗眼相讥诃。
兴来为我书数幅,奴视唐朝韩择木。
豪家屏障岂相宜,挂我翛翛竹閒屋。
厉鹗(1692-1752)是清代文学家,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他出生在钱塘(今浙江杭州),是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厉鹗于康熙五十九年成为举人,但多次参加进士考试却未能成功。由于家境贫寒,他性格孤峭。乾隆初年,他参加了鸿博考试,但最终未能通过。厉鹗性格沉静,喜欢听闻,热爱山水,尤其擅长写诗。他的诗作受到南宋诸家的影响,以其精湛的技巧而著称。
厉鹗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作品。《宋诗纪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记录了宋代诗人的生平事迹和诗作。《樊榭山房集》则是他的诗集,收录了他的许多山水诗作。
厉鹗于1752年去世,享年60岁。他的文学成就和诗作对于清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