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京师信人海,时时遇贤哲。事会一聚之,倏复??车辙。出动千百里,入乃限禁闼。远近虽则殊,容仪皆邈绝。独玆五六人,有职幸非热。从游颇最久,盘斝遂屡设。亦知天运旋,终当有离别。在目且欣然,流连讵能歇。正如春未深,坐赏花朝雪。平生觊闻道,随处知可悦。清宵接嘉论,有蒙固当发。遂归吟尘窗,耿未寒镫灭。
姚鼐(1731~1815)是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他的字是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他出生在安徽桐城。
姚鼐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后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职务。当时他年仅四十岁,但他选择辞去官职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的书院,持续了四十多年。
姚鼐著有《惜抱轩全集》等作品,还曾编选《古文辞类纂》。他的散文作品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而著称,被誉为清代散文的代表之一。
姚鼐于1815年去世,享年85岁。他的散文作品和学术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