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梦由今日赉,事与古人求。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
陈傅良于乾道八年(1172年)中进士,后来担任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等职位,成为南宋时期的名臣。他青年时期在家塾执教,后来在茶院寺的南湖塾主讲,教授了数百名学生。即使在成为官员后,他仍然在家中继续教书。
陈傅良后来被任命到湖南任职,他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他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非常大。他的去世年份不详,但被谥号为文节。
陈傅良著有多部重要著作,包括《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其中,《八面锋》一书被宋孝宗赞叹,并亲自赐予书名,流传甚广。
君不见范公嗜义如饮食,范公庇族如羽翼。亲疏百口百不忧,养生送死皆公力。公存公亡犹一日,有田供需惠无极。伐石纪事庄上头,大书特书高十尺。李君车马有行色,下马读碑三叹息。若见甘棠思召伯,若对澧流思禹迹。李君亦岂寻常人,身小才大气正直。博学强记无与敌,平步便当超九棘。十年小心职文墨,阶次悠悠鬓将白。故园已筑梅花庄,此意含仁我先识。呜呼范公之后多閒田,愿君买接东西陌。
任公有钓台,阳羡西门道。六朝去已远,一守称绝倒。无事每萧閒,于焉事幽讨。惠政实已多,昔民仰苍昊。至今钓游处,水清山亦好。云天日为旗,野树春如葆。鱼鸟识风流,江山见文藻。王孙远游归,悽迷思芳草。壮气溢前修,我当论怀抱。出处可探奇,有志莫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