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长怕山林勒驾回,幽寻空像栎山隈。
乘闲特羡春风约,行乐宁论暮景催。
情分一家欣满座,穷愁千斛厌成堆。
白头甥舅今稀有,原把清樽日醉陪。
吴时显,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进士,初任江阴县尉,后累官广南东路转运判官。他以清正官方、致力改变苛政而闻名,监行丰仓,查处蠹弊不遗余力,但却遭到诬陷。后来他被任命为朝奏郎、朝清郎,最终升迁为安丰郡官。在安丰,他兴办学校,推行教化。绍熙五年(1194年),安丰遭受严重灾害,饥民满路,吴时显开仓赈济,使民众受到了他的帮助。应元二年(1196年),他上奏了三个重要的政务事项。吴时显一生以廉能著称,尤其以“不善阿谀奉承、不苟合、不雷同”的自律精神而受到好评。最后,他请求退休归隐,只带着石刻和书箱,没有其他财物。吴时显还擅长诗歌创作,他的诗作风格雄浑有力。根据提供的内容,吴时显的出生和死亡时间未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