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金阙来华盖,琳坛集羽衣。
石因钟乳腻,松为茯苓肥。
剂墨香翻杵,修琴玉布徽。
天低临象纬,日近逼光辉。
竹里开长径,池边蔽小扉。
红迷霞绮错,绿涨水环围。
仙杏葩凝赤,蟠桃萼剪绯。
龙来还独宿,鹤去更知归。
割蜜蜂先避,衔书凤自飞。
祠雷陈古磬,符鬼掣灵旗。
丹井泉偏冽,铜盘露未晞。
俗人那得识,诗客尽相依。
伊我逢休浣,从兹咏浴沂。
凭师消鄙吝,犹可采山薇。
马祖常(1279~1338)是元代色目人,回族著名诗人。他的字是伯庸,出生在光州(今河南潢川)。在延佑二年,他参加会试并获得第一名,之后又在廷试中获得第二名,被授予应奉翰林文字的职位,并被任命为监察御史。
在元仁宗时期,丞相铁木迭儿专权用事,马祖常与同僚一起弹劾他的十大罪行,因此遭到贬黜。从元英宗硕德八剌朝到元顺帝朝,马祖常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位。
马祖常的文学才华在文法、先秦两汉方面有着卓越的造诣。他的作品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涵盖了制诏、碑志等各类作品。他的诗作圆密清丽,除了应酬之作外,还有一些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