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余生嗜幽讨,轻身藉孤筇。
矧此吴西山,历历青芙蓉。
古戍残壁在,小市樵人逢。
悠然无尽意,一径缘风松。
同行二沈子,妙语时相供。
稻塍度斜日,预想闻疏舂。
到门涧响合,深殿香烟封。
碑镌嘉泰牒,活笔犹鸾龙。
追惟创始年,高僧隆茂宗。
画充内供奉,天笑朝从容。
摴蒲袭蜀锦,焕俨红楼踪⑴。
乞身向空谷,说法鸣霜钟。
若人悟悬解,了非挂碍胸。
阅世如浮囊,誓愿栖云峰。
我来思展礼,登临怅何从。
杰阁耸遗搆,网户光彤彤。
涌地凭佛力,鬼瞰难为凶(寺后高阁明时自范祭酒应期家移建)。
四周碧玉椽,夏磨晴翠浓。
太息万缘幻,转向世谛慵。
矫首窣堵波,卓笔深林重。
厉鹗(1692-1752)是清代文学家,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他出生在钱塘(今浙江杭州),是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厉鹗于康熙五十九年成为举人,但多次参加进士考试却未能成功。由于家境贫寒,他性格孤峭。乾隆初年,他参加了鸿博考试,但最终未能通过。厉鹗性格沉静,喜欢听闻,热爱山水,尤其擅长写诗。他的诗作受到南宋诸家的影响,以其精湛的技巧而著称。
厉鹗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作品。《宋诗纪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记录了宋代诗人的生平事迹和诗作。《樊榭山房集》则是他的诗集,收录了他的许多山水诗作。
厉鹗于1752年去世,享年60岁。他的文学成就和诗作对于清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