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铜驼陌上生秋草,前者刻石今如扫。
儋边半纸半模糊,下床三日成悲恼。
苍史萌芽何可见。要从笔意生秦汉。
欲将奇字问何人,所守一家如小篆。
是中变幻随形模,钟鎛鼎鬲匜盘盂。
如何两京到魏晋,搜尽苍崖惟此书。
即今原隶见颠末,仍於画上分锱铢。
燕然有年固可纪,笔势岂得先黄初。
中郎袖手欲无作,正始不逮况其余。
幸哉一见俱抵掌,翩翩如反古石渠。
且说金陵佛屋何年灯,晋分隋张犹青荧。
忽听荒鸡还自起,资中之刻一徒尔。
林光朝(1114—1178),字谦之,号艾轩,出生于宋朝兴化军莆田人。他于孝宗隆兴元年考中进士,通晓《六经》,是一位学者。南渡后,他倡导伊、洛之学在东南地区的传播,成为该地区的学术领袖。
林光朝先后担任过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等职务,后调任广西提点刑狱,之后又调至广东。在广东任职期间,他曾率领郡兵成功击败入侵的茶民军。后来,他被召为国子祭酒,还担任过中书舍人的职务。
林光朝后来被任命为婺州知州,但因病引咎辞职,被提举兴国宫。他于1178年去世,谥号为文节。他的著作有《艾轩集》。
弯环绿水抱西城。小舫卧闻莺。樱桃树底春衫薄,倚红楼、偷听调筝。心事花开花谢,閒愁潮落潮生。夕阳江上数峰青。烟草暗离亭。风怀老去如残柳,一丝丝、渐减春情。重写绿窗旧梦,酒阑浑不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