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湘山宜竹天下知,小者苍筤尤繁滋。冻雷破地锥倒卓,千山万山啼子规。子规声里羁愁偪,有客长安归不得。北风吹梦落潇湘,晓侍金闺泪沾臆。画师相从询乡里,为割湘云入湘纸。眼中突兀见家山,数间老屋参差是。频年兵气缠湖湘,杳杳郊坰驱豺狼。避地愁无好林壑,桃源之说诚荒唐。还君兹图三叹咨,一言告君君勿嗤。楚人健斗贼所惮,义与天下同安危。会缚湘筠作大帚,一埽区宇净氛垢。归来共枕沧江眠,卧看寒云归谷口。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是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湘军著名将领和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左宗棠出生于湖南湘阴,是汉族人,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他年轻时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并在二十岁时通过乡试中举。尽管在会试中多次落榜,但他一直对农事、舆地和兵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广泛阅读各种书籍。
左宗棠后来从幕友开始崭露头角,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他在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并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他被追赠太傅,并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和贤良祠。
左宗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著作,他的奏稿和文牍被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后人还编辑了《左宗棠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