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明月不可得,孤灯还近人。
只缘怀久别,转觉坐相亲。
露下松坛夜,云归石洞春。
所欣心迹静,笑语见情真。
萧翀(1339—1410)是明初江西泰和人,字鹏举。他在少年时期失去了父母,但他热爱学习,师从刘子高学习。洪武十四年,他以贤良之才应制,赋《指佞草诗》,受到了赞赏。后来,他被任命为苏州府同知,之后又历任山东盐运副使。他以勤俭廉介的作风而闻名。
萧翀在文学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为特点,被誉为“指佞草诗”。他的诗作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然而,关于萧翀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尚不清楚。
山间古梅林,有鸮集其端。不飞亦不鸣,弹射莫敢干。下窥群雀雏,啄颡刳其肝。欣然舐两爪,意得良自安。飞来多凡鸟,助此凶且残。安知万山曲,亦复鸣栖鸾。相咻固不可,见嚇技亦殚。众鸟既有恃,相斯在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