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白发不相待,青山诚可家。
乱泉争一壑,孤屋张群花。
麋鹿行堪恋,樵渔迹未赊。
祇应守岑寂,随分答年华。
张镠(1706—1782)是山东乐陵人,字紫峰。他在乾隆九年中举人,后来担任临清州学正的官职。离开官职后,他全心全意地从事著述工作,专注于研究程朱理学。他的著作包括《张子渊源录》、《周易晚学编》、《春秋大意》等。
除了以上的基本信息,还可以补充以下内容:
- 出生和家庭背景:张镠出生于1706年,出生地为山东乐陵。关于他的家庭背景和父母情况,目前没有具体的资料可供参考。
- 教育经历:张镠在乾隆九年中举人,这意味着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的举人身份为他在官场中晋升的基础。
- 官职经历:张镠曾担任临清州学正的官职。临清州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行政单位,学正是指负责管理学校教育的官员。在这个职位上,张镠可能负责管理和指导当地的学校教育工作。
- 著述和学术成就:离开官职后,张镠致力于著述工作,并专注于研究程朱理学。他的著作包括《张子渊源录》、《周易晚学编》、《春秋大意》等。这些著作可能是他对程朱理学的独特理解和总结,对后世的学术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生平和去世:关于张镠的具体生平和去世的细节,目前没有详细的资料可供参考。根据他的生卒年份,他大约活动在18世纪中叶,享年约76岁。
总的来说,张镠是一位来自山东乐陵的学者,他在乾隆九年中举人后担任临清州学正的官职。离开官职后,他致力于著述工作,专注于研究程朱理学。他的著作包括《张子渊源录》、《周易晚学编》、《春秋大意》等。尽管关于他的生平和去世的细节不太清楚,但他的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学术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