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曲四首的鉴赏

鉴赏
李白在襄阳所写的这组诗展现了他的性情和诗风。诗中描绘了襄岘汉水的背景,以及一个怀着未醉之心的醉翁形象,栩栩如生。

第一首诗描述了襄阳群众娱乐的地方——白铜鞮,即汉水在襄阳段的堤坝。襄阳被绿水环抱,花朵盛开,月光明亮,令人陶醉。读者可以想象在月圆花好的夜晚,人们在江水边的长堤上载歌载舞,热闹而生动。诗中的第三句在格律上有些失粘,显示出李白写诗并不受格律的严格约束。

第二首诗描写了历史人物山简的醉态。山简是晋朝的大将,性情豪放,酒醉后常常反戴帽子倒骑马。诗中生动地塑造了醉态可鞠的人物形象,阳光下,他系着白头巾,倒骑着马,非常有趣。

第三首诗以岘山、汉江、水色、沙色、山上的堕泪碑以及碑上的青苔为背景,平实地道出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山依旧,水依然绿,碑仍在,唯有碑石上生了青苔,碑文已被磨灭,寓意着时间的长河能淹没一切。

第四首诗描述了习家池边的风景,有凤泉馆、芙蓉台、习郁墓,群山环抱,苍松古柏,一水涓涓,亭台掩映,花香鸟语,风景清幽。在西晋永嘉年间,镇南将军山简常来此饮酒,醉后自呼“高阳酒陡”。堕泪碑是为了纪念西晋羊祜而立的,每年都有祭祀。酒醉后,诗人不再去看堕泪碑,欲上马却上不了马,襄阳的小孩子们看着他笑了。酒醉后,人们不再有痛苦,诗中的“莫看”和“且醉”表达了痛苦的潇洒。

这组诗以其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慨,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诗风和对人生的思考。读者在阅读时会被诗中的景象所吸引,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


诗文: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
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
头上白接篱,倒著还骑马。岘山临汉水,水绿沙如雪。
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
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


相关标签:组诗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