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头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756年秋天的遭遇。当时,杜甫离开了他的家乡鄜州,前往投奔刚刚登基的唐肃宗。然而,他的计划被安史叛军打乱了,他被抓获并被带到了已经沦陷的长安城。

对于杜甫来说,回到长安是一种旧地重游的经历。他在这座城市度过了一段辉煌的时光,但现在却变得一片破败。这种触景伤怀让诗人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悲伤。

第二年的春天,杜甫沿着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在这个美丽的地方,他感受到了无尽的思绪和情感。他的心情如此沉重,以至于他几乎无法忍受,他的内心充满了哀恸之情。

《哀江头》是杜甫当时真实记录下来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长安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悲伤。通过这首诗,杜甫将他内心的痛苦和哀伤传达给了读者,展现了他对逝去辉煌的城市和自己曾经的荣耀的深深眷恋。


诗文: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一笑 一作:一箭)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乐府写水爱国伤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