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通过这首曲子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对普通人民的关注。整首曲子以列举三个典故或故事的方式展开,通过这些典故或故事,作者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奢靡和腐败,以及普通人民的苦难和牺牲。在第一首曲子中,作者通过描写秦始皇、石崇和隋炀帝的行乐活动,暗示了他们的穷奢极欲和败亡的结局。而最后一句“不堪回首”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典故的慨叹和对封建社会的失望。同时,作者巧妙地运用景语“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与前面所写的繁华盛事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对封建社会兴衰的感慨。这种写法与刘禹锡的《乌衣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通过对繁华与衰败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普通人民的关注。
而第二首曲子则更加突出了作者的新意。虽然也是通过列举三个故事来展开,但这些故事看似毫无逻辑联系,拼凑不伦。然而,作者通过“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这句话,将前面所写的故事与普通老百姓的苦难联系起来,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普通人民的困境。这种对比使得最后一句“读书人一声长叹”更加震撼人心,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对普通人民的同情。这个结尾句意义深刻且耐人回味,使人们对封建社会的不公和普通人民的遭遇产生思考。
总的来说,这组曲子通过列举典故和故事的方式,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普通人民的苦难。作者通过对繁华与衰败、英雄美人与普通老百姓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对普通人民的关注。整首曲子意义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示。